丁文華——從BIRTV三十年看廣電的發展
2017-08-28
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廣電事業的發展,我國的廣電技術也走過了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歷程。多年來央視人共同努力,技術水平和節目制播能力不斷提高。采集、制作、播出、傳輸等各個方面持續創新,使得臺內系統和硬件平臺建設成果走在世界前列。中央電視臺現臺址1988 年投入使用,為中央電視臺從90 年代開...2017-08-28
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廣電事業的發展,我國的廣電技術也走過了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歷程。多年來央視人共同努力,技術水平和節目制播能力不斷提高。采集、制作、播出、傳輸等各個方面持續創新,使得臺內系統和硬件平臺建設成果走在世界前列。中央電視臺現臺址1988 年投入使用,為中央電視臺從90 年代開...2017-08-15
錢岳林:北京廣播學院無線電發送專業畢業。1983年參加工作。歷任中央電視發射臺副主任工程師、副臺長,中央廣播電視發射臺臺長,中央廣播電視塔管委會副主任、主任,無線電臺管理局副總工程師、分黨組成員、副局長?,F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工程師。對于傳媒和內容行業來說,現在既是最壞的時代,也是最好...2017-08-15
從八十年代到今天,廣播電視行業開始是電視模擬制作系統、模擬播出系統、傳輸系統、以及電視技術處理的模擬分量化,直到到90年代開始實現模擬分量到數字分量的轉變。而電視臺是從2000年以后開始實現全面的數字化,這是前期的模擬和數字化。 2005年以后特別是電視臺已經開始網絡化,其中典型的就是電視臺的數字化...2017-08-15
近30年來,廣播電視得到了飛速發展,中國傳媒大學從建校開始就植根在廣電這片肥沃的土壤里,能真切地感受到行業的日新月異的變化,并伴隨著行業一起成長。行業的發展給學校帶來了旺盛的人才需求,而學校的人才輸送也為行業的進步提供了不竭的動力。在廣播電視技術飛速發展的這30年中,學校發生了深刻的變化: 拓展專業...2017-08-15
三十年彈指一揮間,很短也很長。1987年,中國電視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。剛剛打開國門9年,正在加速發展的電視臺渴望了解先進技術,急需一個展示先進電視制作設備的窗口。這時在中央電視臺新落成的演播大廳舉辦了第一屆BIRTV,當時的名稱是BITV,總面積不到1,000平方米。BIRTV開創了中國電視制作專...2017-08-28
大洋是伴隨著中國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一同成長起來的。1990年,大洋開發出國內首臺特技型彩色字幕機。從此,推動中國字幕機替代進口產品時代的到來。1997年,大洋和全國三十幾家省、市級電視臺共同探討、設計研發的DY3000系統的推出,使中國人自主研發的非編產品逐步占據了國內主...2017-08-15
從1987到2017的三十年間,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,帶動了我國廣播影視產業走上了尋求創新突破與發展之路。同時,市場經濟的繁榮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競爭活力,廣闊的市場培育給予眾多國際企業在中國生根發芽的機會,松下便是其中一家。Panasonic是最早參與BIRTV活動的品牌之一,1990年北京亞運會后松...